煤樣灰分測定是煤炭質量檢測中的重要環節,其結果直接反映了煤中礦物質的含量,對于評價煤炭的品質和利用價值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常常會遇到煤樣灰分測定結果偏高的現象,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煤樣粒度與制備:
?煤樣粒度太粗可能導致燃燒不完全,使得未燃燒的煤樣部分被計入灰分,從而導致測定結果偏高。
?在煤樣的破碎和篩分過程中,如果不同粒度的煤樣混合不均勻,也可能影響灰分的分布和測定結果。
2.稱量誤差:
?稱重過程中天平的精度、稱量方法以及稱量環境等因素可能導致稱量結果出現誤差,進而影響灰分測定的準確性。例如,稱樣量過少會使其樣品代表性變差,過多則會使灰皿底部平攤的煤樣過厚,不易燒透,導致灰分測值偏高。
3.燃燒條件:
?燃燒溫度偏低或燃燒時間不足可能導致煤樣燃燒不完全,使得灰分測定結果偏高。
?如果高溫爐沒有煙囪或爐門縫隙不足,可能導致爐內硫氧化物無法排出,與灰中的氧化鈣形成新的硫酸鹽,從而增加灰分的含量。
4.灰化過程控制:
?升溫速度及溫度停留時間的控制對灰分測定結果具有重要影響。升溫過快可能導致煤樣中的某些成分未完全灰化,而升溫過慢或停留時間過長則可能導致某些成分的氧化或分解,從而影響灰分的測定結果。
5.殘渣的吸水性:
?灼燒后的殘渣(煤灰)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特別是在濕度大的環境中測試時,水分影響更大。煤灰從馬弗爐中取出后在空氣中放置時間越長,吸收的空氣中水分越多,灰分測定結果就會偏高。
6.設備儀器的精度與校準:
?設備儀器的精度不足或未進行定期校準也可能導致灰分測定結果偏高。例如,馬弗爐的工作溫度和儀表顯示溫度之間的差異可能導致測定結果出現偏差。
為了減少煤樣灰分測定偏高的情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確保煤樣粒度符合標準,避免過粗導致燃燒不完全。
?煤樣稱樣后應均勻攤平,確保燃燒充分。
?嚴格控制燃燒溫度和時間,確保煤樣中的可燃成分完全燃燒。
?高溫爐應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確保爐內氣體排出順暢。
?避免將多個煤樣共置于一爐中燃燒,以減少相互作用的影響。
?按標準規定要求分段控制升溫速度及維持規定溫度下的時間。
?使用精度較高的天平進行稱量,并采用正確的稱量方法。
?灼燒后的殘渣應盡快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以減少水分吸收的影響。
?定期對設備儀器進行校準和維護,確保測定條件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綜上所述,煤樣灰分測定偏高的原因涉及多個方面,需要從煤樣處理、稱量、燃燒條件、灰化過程控制以及設備儀器校準等多個環節進行綜合控制和優化。
本文由煤炭化驗儀器廠家鶴壁華諾煤檢儀器分享,僅供參考。如有疑問可以在評論區以及私信留言告訴我們!
銷售一部:0392-2234888/2234666
銷售二部:0392-6668888/6669999
技術支持:0392-2234777